首页 > 其他

福建商学院创 新财会人才培养模式

2021-03-05 08:57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丝路纵横》杂志

  (《丝路纵横》杂志社)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正加速向各个领域渗透,催生了以新产业、新商业、新业态为代表的新经济的蓬勃发展,企业数字化转型为新生代企业。在新商科背景下,福建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在新内涵、新技术、新课程、新专业、新人才方面创新作为,更好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高级财会人才,以应对行业变革带来的挑战,更好地促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和福建区域经济的发展。

  “福思特杯”全国大学生会计税务创新大赛总决赛会场一瞥

  

        福建商学院申办本科4年来,财务与会计学院在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通过走“新、精、特”之路,取得了显著成效。获得了财务管理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财务管理省级应用型教学创新团队、财务管理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省级线下一流课程、省部级教科研项目等成果。2020年学院派出的学生选手在“福斯特杯”全国大学生审计精英挑战赛“核心技能”和“国际化素养”赛项中获得双一等奖,得到同行的关注。


  人才培养聚焦新商科


  顺应新商科,确定人才培养新定位。在新商科背景下,财会的服务对象、服务领域、工作职能、工作手段、工作体制和工作机制都面临着重大转型升级。财务与会计学院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过程中,通过聚焦行业技术变革、瞄准未来职业情景和对接区域发展需要,将之定位为:培养新时代满足国家发展、行业改革、商科特色之需要,赋予人文精神、科学素养、诚信品质之内涵,具备经济管理、金融商贸、法律人文之知识,掌握大智移云、共享财务、平台经济之技能,拥有财会税务、公司理财、资本运作之专长,熟悉财经政策、会计准则、税收制度之法规,具有胸怀祖国、放眼国际、展望未来之视野,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财会人才。这既顺应了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也有效对接了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的新商科人才需求。

  立足新商科,制定人才培养新方案。针对新商科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财务与会计学院建设“业财一体”生态系统的专业群,制定“三育融合、三个对接”的培养方案,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将专业链与价值链、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同时,积极构建“校企融合、协同育人”的平台,针对新商科财会人才培养的新标准和新要求,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标准,共同完善培养方案,共同构建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共同更新教学内容,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共同组建教学团队,共同实施过程管理,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等,形成共链共生共赢的校企协同育人新格局。

  发展新商科,创新人才培养新举措。财务与会计学院以新技术、新智能等为载体,以数据驱动、智能驱动、知识驱动为引擎,深化新商科教学体系及课程改革,创新“实基础、强能力、能创新”的新商科本科教学模式。根据新商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发展的需要,设计教学总目标和分层实现计划,将培养目标落地到毕业要求,毕业要求做实到课程教学。按新商科财务岗位所需的信息技术能力、专业核心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综合职业素养等重组课程模块。对焦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将专业基础课衔接大数据、云计算新技术,将《业财一体化》《财务共享服务》《Python财务分析》等数智化的前瞻应用内容植入专业课教学中,培养学生云财务、智能财务、共享财务等方面的技能。


  打造省级一流精品专业


  2019年财务管理专业入选福建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财务与会计学院通过打造一流教学团队、一流专业课程、一流实践项目等建设省级一流专业。

  全力打造一流教学团队,强力支撑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创新“课程定位、方向定位、成长定位”教师培养方略,深入推进师德师风、骨干培养、双师队伍、教师研修、卓越团队五大建设工程。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级线上线下一流课程培训、各类教学信息化培训、省级教学团队建设培训等。近年来选送60多人次参加教学改革、信息化技术培训和高校访学活动,派出3批教师参加“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线上和线下师资培训。实行教师到企业挂职轮训制度,建立校企“双向引进、双向互聘、双向培训、双向服务”机制。鼓励教师赴企业实践,提升专业技能水平。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科技特派员工作,通过“财税智能与服务研究中心”应用平台,不断推进教科研实践,形成了“财务管理+数智化技术”的双师双能队伍。2018年财务管理应用型教学团队成为省级教学团队。

  积极开展一流课程建设,提高课程育人水平。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打造成省级一流课程,建设《成本会计》《财务报表分析》《高级财务管理》《业财一体信息化》《审计综合案例库》《财务管理》等课程案例库,建设《税法》《成本会计》《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学原理》等课程思政。开设“企业专家进课堂”专题讲座,邀请福建省审计厅、福州明税会计师事务所、福建省广拓会计师事务所责任有限公司、福州百事通财税服务有限公司等政府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实务专家,举办《培养大数据思维,提升审计实务能力》《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培训》《新时代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的创新》《财务思维与职业规划》主题讲座,将企业真实任务、真实案例转化为教学内容,让课堂活起来,学生动起来。

  校企共建一流实践项目,提升实践教学水平。校企共建包括业财一体化实验平台、仿真情境模拟实验平台、多功能工作型实践基地等,由企业提供真实案例和实际项目进行操练,融入企业文化,体现行业特点、形成校内职场氛围。立项了2个省级一流实践项目《企业财税协同作业虚拟仿真实验软件》《信息技术下的货币资金审计虚拟仿真实验软件》,2020年与软件公司共同开发《企业财税协同作业虚拟仿真实验软件》《信息技术下的货币资金审计虚拟仿真实验软件》,进一步完善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水平。会计情景仿真实验中心获得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道ARE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学院被企业授予“数字化人才培养最佳贡献奖”。

  2019年在财务管理专业学位评估中,专家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专业建设基础分析精准,发展指导思想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准确,深化改革思路清晰,建设措施切实可行,突出体现创新创业育人以及互联网、大数据+特色。培养的学生专业基本功扎实,综合素质好”。


  培养学生特色应用技能


  与全国领先的教育服务平台型企业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深度合作,筹备共建新道智能会计学院,培养学生智能财务和财务共享技能。通过协同育人,专业共建,进行以“云财务管理会计师”为代表的智能会计人才的培养,将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导入课堂,借助用友最新的云财务智能核算平台,搭建大数据服务的教学(包含机器人的交互能力、深度学习、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语义识别、知识图谱、训练引擎、AI模型等等诸多人工智能最新技术)场景,将业务交易数据,交易信息、财务数据处理等真正带入课堂,让学生真实再现企业的数据智能采集(OCR、语音录入)、智能审核、智能凭证、自动月结、自动纳税申报、自动银行对账等基本操作,开拓学生面向未来财务的视野,掌握云财务时代的技能。

  营造新业态场境。校企共建747个工位2150平方的体现企业文化和业务情景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基础实验、业务模拟实验、跨专业综合实验、岗位实战训练和创新创业实践逐级递进的“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创新“学用做创融合”机制,将双创基础、双创专业、双创技能三个层面与课程实验、综合实验、企业实战三个层次相互渗透,强化“三能合一”训练。近年来,财会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把专业技能和创新创业技能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在创新创业项目方面,“时光宝贝”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有读APP”“宿舍十八变”“创美生活(精品店)”等项目获批福建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IMTEA共享茶庄”“草木人”“大千缩影”项目均获得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海丝香愁”项目获第五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本科组铜奖。在学科竞赛方面,学生先后获得首届“福思特杯”全国大学生会计税务创新大赛团体总决赛二等奖,第一届、第二届“福思特杯”福建省大学生会计税务技能大赛中多项个人一等奖、个人二等奖、个人三等奖及团体二等奖,2020年全国应用型本科会计技能竞赛全国总决赛团体二等奖等。

  开设前瞻性课程。新增《数据库应用》《系统安全与维护》《PYthon在财务中的应用》《财务共享服务》等课程,培养学生大数据和信息化技能。开展课证融合,实行“财税一体化”1+X证书试点,通过将专业课程与“初级会计师”证书、“税务师”证书、“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与“业财一体信息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目前,大部分学生接受了智能财税初级培训或者业财一体信息化中级培训。在1+X业财一体信息化试点工作方面,财务与会计学院取得评价组织认定的首位全国级培训讲师,并与评价组织共同设计了全国师资培训标准方案;参编了《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初级)》《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中级)》两本官方教材;提供了全国首场1+X业财一体信息化中级师资培训,参训院校552所、参训教师1297名;先后为河南省教育厅中职省培、河南省教育厅高职省培、海南省教育厅省培等提供师资培训服务。

  福建商学院财务与会计学院在培养财会人才方面本着“识变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路径和方法,通过走“新、精、特”之路,提升了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学院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社会的好评。在“十四五”期间,学院将更加泛化、深化和优化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更好地服务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

  (作者单位:谢汉昌系财务与会计学院副教授、博士,梁小红系财务与会计学院院长、教授。)


阅读上一篇

对外汉语教学中媒介语的使用

2022-05-19 16:32:11.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阅读下一篇

福建永春县西村老协与呈祥中学结对奖教

2021-01-04 17:16:52.0 作者:丝路纵横编辑部 来源: 《丝路纵横》杂志

友情链接

© 2017 丝路纵横杂志 经营许可证编号:闽ICP备19017697号   投稿| 杂志订阅| 杂志广告| 关于我们 首页 栏目页 详情页
手机扫码下载丝路云APP